Section Navbar V1

三科

Section Contents
Block Style 16

三科

/.Block Style 16 Block Style 18
一切诸法分为蕴、处、界三类,称为三科。蕴处界又作阴入界、阴界入。即:(一)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指色、受、想、行、识。(二)十二处,又作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三)十八界,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俱舍论卷一载,依愚之差别,为愚于心所者细别心所而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根之利钝,为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乐欲之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即由三科观察人及世界,依愚夫迷悟之不同情况,破我执之谬,立无我之理。

 小乘诸部于三科立有假实之论。其中,说一切有部主张三科皆实,经部主张蕴、处为假,界为实。俱舍论则以蕴为假,处、界二者为实。依俱舍论,蕴有积集之义,积集多法为蕴,故蕴为假法;处、界二者则不然,故为实。有部认为蕴中之一法有蕴之相,即称为蕴,而不须积集多法始称为蕴,故以蕴为实法。经部则认为‘处’乃极微积聚,为识之生门,故为假。华严五教章卷一之十宗判之第四‘现通假实宗’列举说假部等之说,即于三科中,以蕴为实,处、界为假,因为处为六根六境相对,界为根境相对、识境相对、根识相对始能成立,蕴则不然。[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大乘义章卷八本之末、百法问答钞卷一](参阅‘十二处’343、‘十八界’356、‘五蕴’1212)
/.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

三科相关文章

Item

无尽

无尽

Item

无愿三昧

无愿三昧

Item

无愿解脱门

无愿解脱门

/.Item
Block Style 20
Block Style 3, 4, 5
广告正方形

佛教字典推荐文章

Zola
Item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Item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Item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Item
/.Block Style 3, 4, 5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Footer /.Section Footer Javascript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