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chi)梵名S/a^nti 。位于中印度波巴勒侯国(Bhopal)贝尔沙(Belsa)附近丘陵地带之佛教圣迹,以阿育王石柱与大塔而驰名宇内。此地原名迦迦那衍(Kakanaya)或迦迦那罗(Kakanara),为中印度通往西南邬阇衍那国(梵Ujjayini )之要衢,大史称之为‘塔山’。‘山琦’一名未知起于何时,佛经亦未明确提及佛陀曾到此地或其附近,仅由大塔之高度、样式、佛龛之形状等,与摩诃僧祇律之记载相互吻合,而推知此塔应是印度最古之塔式。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大二二·四九七下):‘尔时,世尊自起迦叶佛塔,下基四方周匝栏楯,圆起二重,方牙四出,上施槃盖长表轮相。佛言:“作塔法应如是。”’阿育王曾任摩尔瓦(Malwa)总督,并娶距山琦仅数英里之维蒂萨(巴Vedisa ,即善见律毗婆沙卷二所说之卑提写村)一地之女子为后,此后,山琦成为一重要的佛教中心。西元十一世纪,此地开始衰颓,迄十八、九世纪方一一被发掘。
现存于山琦之古迹文物有:(一)大塔,其基坛为圆形,直径三十六公尺余,高四公尺余,其上建筑约十二公尺高之覆钵状塔,顶上有直径十公尺余之平面,周围由圈状之石栏围绕,中央划成十六方格,其上建造三点五公尺之方形石龛,龛上耸立伞盖。大塔原有之相轮已毁,近世印度政府尝加以重建。基坛周围以石造栏楯围绕,四方各开一门。石栏高三点三公尺,造立年代晚于大塔。四门均由暗褐色石材所造成,形状类似我国之牌楼。四角之大方柱,柱头皆为动物或金刚之形像,东门、北门为象王,西门为金刚力士,南门为狮子,全高十公尺余,其中以南门为最古,北门保存最完整。各塔门均雕上有关佛传、本生谭,及种种礼拜供养佛迹之浮雕,与阿旃多石窟之壁画同为印度佛教美术之精华。又大塔系阿育王时代以石砖所造,西元前二世纪曾加以扩建。(二)舍利弗、目犍连之骨塔,位于大塔东北约六十公尺处,以藏有佛陀二大弟子之遗骨而闻名于世。塔之形式同大塔。此外,附近之小塔尚有迦叶波、末示摩等之舍利。(三)第二号塔,藏有阿育王传教团中几位较活跃的传教大师之遗骨,此等遗骨系由英国学者康林罕(Cunningham)发现,再移于此。其重要性乃在装置遗骨之白沙石匣上之刻文,其上所记载之人名与事迹可证实大史与岛史中所说阿育王派遣传教师之正确性,遂使大史与岛史之史料价值大为提高。(四)第四号塔,位于第三号塔之东北面,规模较小,属较后期之产物,然保存不佳,近来印度政府加以整修。(五)阿育王石柱及其他石柱,共有四根较为重要,最古者为大塔南门前方之阿育王石柱,原有十二公尺余高,由一完整石块打造成,然今仅存残干与柱顶,石柱之狮头则存放于博物馆。另外三根则为薰迦王朝与笈多王朝时代之产物,高度皆远不及阿育王石柱。(六)寺院,在大塔南面者,最早不超过西元六五○年,今仅残存九根巨大之柱头、一处一点二公尺高之断垣、几件破钵、砖瓦。稍东之处,有一座保存完善之小庙,由石头建成,殿前之走廊以四根石柱
支柱。大塔之东面则有山琦最晚建立之寺院,约在西元十至十一世纪间,为山琦遗迹第四十五编号,大部分建筑已坍塌。[世界美术全集卷三、卷五、A. Cunnigham: The Bhilsatopes; J. Fergusson: Tree andSerpent Worship; S.M. William:Modern India、印度佛教圣迹简介(方之)]
/.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