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Navbar V1

光背

Section Contents
Block Style 16

光背

/.Block Style 16 Block Style 18
又作后光、光焰、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光背可分为头光与举身光二种:(一)头光,本指发自眉间之白毫光,故又称眉间光。东方绘画之象征画法,每于侧面图中画一圆形光圈。基督教之写实雕刻,则以一圆形薄板,置于头部后面。在印度,为表现佛像线条之美,则立一圆形细轮之头光,而于圆轮周围,附有定形上升之宝珠光、火焰,及以纤细之线条表现之放射光(称为线光、筋光)与伞后光(如伞形之线光)。佛教中之守护神则大都以轮宝与火焰为光背。(二) 举身光,又作身光。即佛像全身之光相。其种类繁多,或为头光与身光上下重叠之大小两重光,或为舟形、莲瓣形等光。此外,火焰样式分为水纹、唐草、千体佛等,火焰上常有天人、迦陵频伽、梵字等庄严形式。不动明王之火焰光系属于迦楼罗(金翅鸟)状,其上并画有仪轨。



 要之,光背乃绘画或雕刻于佛像背后之光相,以表示佛身为光焰围绕之义,故‘光背’一词,多用于画像或雕像上。[观无量寿经、陀罗尼集经卷十二、广弘明集卷十七、佛像图汇卷五](参阅‘光相’2178)
/.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

光背相关文章

Item

无尽

无尽

Item

无愿三昧

无愿三昧

Item

无愿解脱门

无愿解脱门

/.Item
Block Style 20
Block Style 3, 4, 5
广告正方形

佛教字典推荐文章

Zola
Item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Item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Item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Item
/.Block Style 3, 4, 5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Footer /.Section Footer Javascript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