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Navbar V1

行蕴

Section Contents
Block Style 16

行蕴

/.Block Style 16 Block Style 18
梵语sam!ska^ra-skandha,巴利语san%kha^ra-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蕴,聚集、类别之意。佛教将一切有为法分类为五种,称为‘五蕴’,行蕴即其中之第四类,乃指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俱舍宗将一切有为、无为之诸法概分为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种心所与十四种不相应法等,共计五十八法,总称为行蕴。此系于全部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惟俱舍宗极力反对此说,如普光之俱舍论记卷一即谓,色、受、想、识等四蕴虽亦属造作迁流者,然因涵摄行之性质较少之故,故宜各别称名,而行蕴涵摄行之性质较多之故,故得以称为行。

 行蕴之解释及其涵摄之范围,除上记之外,另有异说,如经部与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为行蕴。所谓六思身,即与六识相应之‘思’,如眼触所生之思、耳触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诸触所生之思。此一界说,范围极为宽广。[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本](参阅‘五蕴’1212)
/.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

行蕴相关文章

Item

无尽

无尽

Item

无愿三昧

无愿三昧

Item

无愿解脱门

无愿解脱门

/.Item
Block Style 20
Block Style 3, 4, 5
广告正方形

佛教字典推荐文章

Zola
Item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Item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Item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Item
/.Block Style 3, 4, 5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Footer /.Section Footer Javascript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