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 Navbar V1

依止阿阇梨

Section Contents
Block Style 16

依止阿阇梨

/.Block Style 16 Block Style 18
五种阿阇之一。又作依止师。比丘新剃度后,依止其他先辈比丘,而受其监督学法,此师即称依止阿阇梨。据释氏要览卷上载,师有二种:一为亲教师,即比丘依之出家、受经者;二为依止师,即比丘依之禀受三藏者。而禅林中,亦称参禅之师为依止师。

 戒律中有关依止之规定者,称为依止法。在五分律卷十六、卷十七之受戒法,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之受戒犍度,巴利律藏(Vinaya-pit!aka)之大品(Maha^-vagga )第一大犍度(Maha-kkhandhaka)等广律之受戒篇,及巴利律藏附随(Pariva^ra, XV, 1 )依止品(Nissaya-vagga)中,均有关于受戒者依止师之详细记载。

 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之三师资相摄篇就其依止,开立明弟子依止、明二师摄受二门,后者设有依止意、得无师时节、简师德因明诸师不同、明请师法、师摄受法、明治罚诃责法、明失师法等七门而详释之。其中依止意条载,新受戒者初入佛法,万事无知,动辄违教,故律中制定未满五岁,或已满五夏之愚痴者,应依止有德者,咨承法训。(参阅‘阿阇梨’3688)
/.Block Style 18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19 Block Style 20 广告1

依止阿阇梨相关文章

Item

无尽

无尽

Item

无愿三昧

无愿三昧

Item

无愿解脱门

无愿解脱门

/.Item
Block Style 20
Block Style 3, 4, 5
广告正方形

佛教字典推荐文章

Zola
Item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唎耶。
Item

文殊菩萨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
Item

净水咒原文

唵嚩悉波罗摩尼莎诃
Item
/.Block Style 3, 4, 5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Contents Section Footer /.Section Footer Javascript Files